
对应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级别,我们可以发现,多数中成药的证据级别可能集中在“论点、评论与观点”、“病例报告”以及“队列研究”级别,存在相当数量的医家用药经验、验方、病例集,亦有相当数量的面向药物疗效的临床研究。事实上,证据的级别对营销传播和市场推广的效果有重要影响。
目前,各药企普遍采取的是“中药西推”的模式,其观点:一是所面对的医生有90%以上的都是西医,对中医药不了解;二是西医的知识体系是排弃中医的,对中医药不接受。鉴于这种认识上的误区,面对西医医生普遍采取的是一种迎合的心态,在推广模式上也就只好“中药西推”了。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对代表进行产品知识的深度培训,同时举办“产品知识考试”、“学术推广会演讲赛”和“角色扮演赛”等活动,以其让代表在比赛和反复的演练中彻底掌握学术知识,能够进行专业拜访,并且逐步达到所有代表都可以独立举办小型学术会,这样不至于一个科会还要市场部人员前往,差旅费或许都超过科会的花费。
所以笔者认为医药市场营销人员应该在坚持正当的合法的关系营销策略的同时,努力的像国外医药企业看齐,学习学术营销、发展学术营销,两者相结合,在药品质量过硬的前提下,迅速提升自己企业的品牌形象、品牌竞争力,努力推动医药营销的向前发展。
医药企业要想获得品牌,首先,要加强研发能力,开发出有特殊疗效的药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最核心的能力,在处方药上取得临床医生的信赖。其次,加强公司的管理能力,以提高专业推广人员的业务水平,无形中也树立了企业的品牌知名度。
所谓消灭“学术”,不是要真的取消“学术”的手段和否定“学术”的作用,而是要透过“学术”的现象看清楚事物的本质。在“合规”大背景下,“学术推广”被片面地理解为单纯的“推广学术”,即医药代表的作用好像就只是传递学术信息,没有其他了。